首页 >> 英德黄芩

逾14万长江渔民为生计发愁急盼惠农政策实施0藏匐柳

文章来源:江津农业网  |  2022-07-21

逾14万长江渔民为生计发愁急盼惠农政策实施

环球农业网讯:在长江经济带建设如火如荼之际,长江沿线14万多渔民多数却在为生计发愁。近期在沿江多个县市调研发现,渔民打鱼没钱、上岸没地,又难以享受低保、医保、养老保险以及各种惠农政策,是公共服务阳光难以照射到的角落。

无鱼可捕,无处可捕

近年来,“长江三鲜”、“四大家鱼”等主要经济鱼类加速萎缩,一些江段已“无鱼可捕”;而随着长江航运和沿江工业的发展,以及长江江豚、珍稀鱼类、水产种质基地、湿地保护等各类保护区的设置,渔民作业空间被不断挤压,一些渔民“无地可捕”。

无地可捕:航运发展撞击渔民生存空间

近年来,长江航道整治步伐加快,长江黄金水道日益繁忙,船舶数量增长迅速,去年长江货运量再创新高,已达20.6亿吨,稳居世界内河货运量头把交椅。然而,航运的繁忙却大大挤压了渔民作业空间,一些地方渔民“无地可捕”。

去年11月份,湖北省秭归县茅坪镇银杏沱村40余户渔民用小渔船将近2公里长的江岸封锁20余天,原本停靠此处的数十艘滚装货船无法正常停靠。长期在此捕鱼捞虾的银杏沱村渔民望家忠介绍,近些年坝上滚装业务发展很快,滚装运输船越来越大,几十艘大船挤满了渔民传统作业水域,尤其是大船在江边层层排开,渔船进出十分困难。渔民要么见缝插针撒几把网,要么只能到支汊小河捞虾。

半年之后,记者再次踏访银杏沱村,50岁的陈洪元刚从江里把被大船撞翻掉到水里的发动机捞了起来。刘家雄、陈洪元等渔民反映,大船的停靠经常导致渔船被撞坏、渔网被刮走,渔民损失动辄数千元甚至上万元,还常因为事故发生在夜晚而无法确定肇事船只。

秭归县农业局副局长郑明说,按三峡工程管理相关规定,渔民不能在银杏沱库区水域作业,但这里的渔民大多是三峡移民,没田没地也没有其他生活来源,渔政部门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白水港村渔民刘泽雄指着江里的货船、采砂船、工程船对记者说,这是我们传统的作业区域,都被大船占了,只能去几十公里外的宜昌打。长江石首段九曲回肠,历来是藏鱼肥鱼之地,但由于航运的发展,渔民捕捞区域已不足传统作业区域的1/10,捕捞旺季渔民只能在只有两三公里的江段轮流撒网、昼夜不停地作业。

多位渔民反映,近年来荆江航道整治频繁,很多江段江底都是石头,网挂到石头上就废了。刘泽雄说:“我们一片网就是1000多元,整治航道的地方都不敢下网;另外,航道整治后水流、水情、底栖生物等都有变化,原来了然于胸的鱼情现在都摸不准了,对打鱼影响较大。”

“江豚应该好好保护,我们渔民也要有活路”

近些年,长江沿线建立了一大批江豚、珍稀鱼类、湿地保护区以及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为保育长江生态、减缓渔业资源衰退趋势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与此同时,生态保护与渔民生存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湖北省洪湖市有1个国家级江豚保护区、3个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还有著名的洪湖湿地。但长江干线300多户渔民以及洪湖湖区的三四千户渔民生活却十分艰难。洪湖市水产局副局长周殿明说,过去围网养鱼,洪湖里的渔民一年能赚10万多元甚至更多,现在保护洪湖湿地,围网都拆除了,保护区也不让打鱼了,给渔民每人分了20亩的水面,但水质越来越差,效益也越来越差,仅能勉强维持温饱。

长江石首段有天鹅洲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本在长江天鹅洲故道世代打鱼为生的100多户渔民只能转产安置,平均每人只分到了三四分地,此外没有其他任何补贴和政策,为此渔民开始挤占保护区滩涂资源。

洪湖、石首等地多位渔民表示:保护江豚、麋鹿我们都能理解,但渔民也要有活路。现在不让我们打鱼,因为生态保护把我们的饭碗给砸了,让我们怎么过日子?

沿江重化、水泥等高污染企业林立,偷排偷放的污水也给渔民带来困扰。洪湖市螺山镇长江捕捞村渔民周良说,原来江南江北都能打鱼,现在对岸的湖南临湘靠江建了个大型化工园,污水排到江里,鱼大片大片地死,打上来的鱼有一股药味。

打好政策组合拳

目前,每年投入到长江渔业上的资金有燃油补贴、禁渔期补贴、人工增殖放流的资金、连家渔船安居工程补助资金,三峡工程等水利枢纽、每个航道整治工程和保护区建设也会安排一定的涉渔资金,加起来高达数亿元。

曹文宣、危起伟等反映,这些资金不少是糊涂账;有的钱还趴在账上“睡觉”,如长江上游珍稀特种鱼类保护区安排的4000万元渔民转产资金。这些钱应该用于“退捕还鱼”,用好用活。

一些渔政干部和专家学者表示,渔民转产转业是一项牵扯面广、情况复杂、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中央政策顶层设计,也需要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必须从实际出发,合理选择安置方式,多渠道支持渔民转产转业,实施过程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

首先,将渔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后顾之忧。应让渔民享受城镇居民医保和社会养老保险等相关政策,无地渔民享受被征地农民最低生活补贴,同时对渔民在养老、大病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方面予以倾斜,为困难渔民兜底,保障其基本生活。

其次,在连家渔船安居工程的基础上,政府可将渔民转产安置补助资金的一部分用于保障房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分给渔民能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田地,并加强对他们的农技培训,让渔民真正融入当地社会。

第三,加强转产转业人员培训,多方面拓宽就业渠道。一部分渔民可从事渔业资源监测、生态捕捞、增殖放流、水产养殖等靠水吃水;更多的渔民则需要加强就业技能培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就业平台。

周殿明认为,现有的渔民就业培训机制都是由渔政部门牵头,渔政部门只能做渔业相关培训,渔民没有选择的余地。他建议,人社、渔政、教育部门以及相关企业一起,对渔民进行订单式、保姆式培训,让渔民掌握企业需要的技能,真正实现转产转业、安居乐业。

环球农业网微信扫一扫: 让天下没有难卖的农产品

油脂分离器

代办东莞营业执照

江苏方管厂

中汽研

化妆品odm直销

扶梯